《表2 东北、华北、西北东部和西北西部区域平均年降水的不同年代尺度分量的周期及方差贡献比Table 2 Periods and variance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dec

《表2 东北、华北、西北东部和西北西部区域平均年降水的不同年代尺度分量的周期及方差贡献比Table 2 Periods and variance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dec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关于我国北方干旱化及其转折性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外的数字是周期,“–”表示无数值;括号内的数字为该周期的方差贡献比。

由上述分析可知,4个区域周期变化和趋势项在各自区域的变化中所占的比重不同,有的区域年代尺度的变化以周期振荡为主,而有的地区趋势却占比更大。为了更清楚的认识这一点,我们利用EEMD的结果对东北、华北、西北东部和西北西部四个区域的区域平均年降水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的方差贡献进行了计算,取后三个分量(IMF3、IMF4和ST,周期超过大于20年和趋势项)的方差贡献比进行比较分析。做法是把年代尺度各分尺度的方差贡献相加,每一个分时间尺度的方差贡献除以年代尺度总方差贡献得到各自分时间尺度方差贡献比,结果列于表2。分析发现,四个区域都存在着24~37年和64~67年左右的周期变化,但方差贡献比的大小却迥然不同。比较不同地区(IMF3+IMF4)周期变化与趋势项(ST)的方差贡献占比发现,东北和华北地区相似,周期变化的方差贡献占比(超过70%)大于趋势项(20%左右);而西北东部和西北西部却不同,在西北东部,降水周期变化的方差贡献占比(98%)远大于趋势项的方差贡献占比(2%),但西北西部与之相反,趋势项的方差贡献比远大于周期变化的方差贡献比。比较两个不同时间尺度周期(IMF3和IMF4)变化的方差贡献占比发现,东北地区年代尺度的周期变化主要以3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为主,而华北地区60年左右周期变化方差贡献占比略大于25年左右的周期变化占比。还可发现,华北地区两种周期变化在年代尺度变化所占的比重基本相当,西北东部也类似,但25年左右的周期变化大于6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西北西部两种周期变化的方差贡献占比都很小,两者之和也仅占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