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水污染物净转移量大于40万吨的贸易链路》

《表3 水污染物净转移量大于40万吨的贸易链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跨省贸易中水污染物与增加值的虚拟转移及其环境不平等测度》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据测算,水污染物流动中有218条净流入链路,217条净流出链路,约644.03万吨水污染物被净外包给其他省份;与此同时,增加值流动中有291条净流入链路,144条净流出链路,约9.68万亿元增加值净转移体现在跨省贸易中。表3和表4分别展示了我国跨省贸易链路中水污染物与增加值净转移量大于万吨与亿元的贸易链路,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将水污染物和增加值净转移量较大的省份称为极点省份。读表可知,极点省份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并引致了较多的贸易链路,受运输成本的影响,极点省份的贸易链路首先发散至距离较近的省份,如吉林-河北、江西-广东、青海-四川分别净转移水污染物55.50万吨、61.11万吨、66.32万吨,江苏-湖北、山东-山西、广东-湖南分别净转移增加值1755.94亿元、1297.91亿元、1362.46亿元。由于净转移值表征的是两两省份贸易量的差距,而中部省份在双边贸易中流入量与流出量相对均衡,即在极点省份中包含较少的中部省份,因此跨省贸易链路中增加值流动特征还表现为从东北、西北、西南的欠发达极点省份(欠发达省份与极点省份的交集)净流出至东部沿海的发达极点省份(发达省份与极点省份的交集),如黑龙江向江苏、新疆向山东、云南向广东净流出增加值分别为1787.21亿元、1381.41亿元、1594.40亿元。Zhang等(2018)指出欠发达极点省份如山西、新疆等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向东部沿海发达极点省份提供了大量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如煤炭、电力、矿产,因而跨省贸易中隐含大气污染物转移与增加值转移的极点省份分布较为吻合。从整体转移格局上看,水污染物也由发达极点省份转移至欠发达极点省份,然而其与增加值转移趋势吻合度并不高,仅青海和宁夏两个欠发达极点省份净流入大量的水污染物。水污染密集型产品多为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或生活必需品,因此水污染物跨省流动多发生在人口大省、农业(尤其是畜禽养殖业)大省及轻工业发达的省份之间,如山东的食品制造和烟草加工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约为五分之一,通过购买生产原料分别向黑龙江、河北、安徽净流出水污染物8.21万吨、5.29万吨、3.54万吨;广东的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业分别向湖南、广西、云南净转移水污染物1.90万吨、3.76万吨、4.78万吨。值得注意的是,跨省贸易中真实地存在增加值流动,而水污染物只是隐藏在贸易链路中的负外部性产品,且增加值与水污染物的贸易来源与去向并不一致,这增加了识别环境不公平的难度,因此应该量化具体贸易链路的环境不公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