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不同管片配筋量衬砌结构鲁棒性指标对比》

《表6 不同管片配筋量衬砌结构鲁棒性指标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类矩形盾构隧道结构极限承载力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数值计算结果,以P1作为广义荷载,得到接头连接螺栓优化前后不同管片配筋量衬砌结构破坏过程,如图15所示。螺栓位置优化前后不同管片配筋量衬砌结构对应的鲁棒性指标如表6所示。接头连接螺栓位置优化前,不同配筋量的结构荷载?变形曲线基本一致。由于接头螺栓位置未优化,接头承载能力较小,最终的结构破坏机制是接头相继形成塑性铰,促使结构内力重分布,导致管片本体破坏,最终结构失去承载力。此时影响结构极限承载力的控制条件是接头承载力,管片本体配筋量增长56.2%后结构广义超载系数仅提高1.8%,配筋量的改变并非影响结构破坏过程及导致极限承载力变化的敏感因素;管片本体配筋量增长56.2%后结构延性系数仅提高6.3%,同样说明配筋量的提升对结构安全储备量的影响较小,即影响结构极限承载力的控制条件为接头承载力时,管片配筋量对结构受力性能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