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滞后期的判定系数及取值Tab.2 Lag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and values》

《表2 滞后期的判定系数及取值Tab.2 Lag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and value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格局与类型划分——基于投入规模和创新效率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PDL(X,m,n)中X表示创新投入;m表示滞后期数;n表示二阶差分。

对科技经费支出与6个产出指标的滞后期判定系数分析,发现第T年的高技术产值、社会全员生产率可以通过当年及之前3年的科技经费投入指标来解释,即第T年的高技术产值、社会全员生产率是由T、T-1、T-2、T-3的科技经费投入决定,滞后期取值为3年。相同的,对论文产出、新产品产出的滞后期取值为4年,对专利、技术市场交易滞后期取值为5年(表2)。综合分析,选择4阶滞后对科研经费与科技产出指标的多项式滞后模型用Almon法进行归回。经Almon法分析,得到6个科技创新产出对科研经费投入的4阶滞后性模型,计算并得到6个滞后模型的平均滞后系数,β0、β1、β2、β3、β4分别为0.068、0.187、0.241、0.310、0.194,从而将6个滞后模型统一为科技创新累计投入滞后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