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污染密集型行业基尼系数和Moran's I指数Tab.1 Gini coefficient and Moran's I index in different sector

《表1 各污染密集型行业基尼系数和Moran's I指数Tab.1 Gini coefficient and Moran's I index in different sector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环境规制、地方保护与中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布局》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1为各产业分布的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系数(2)。首先,从基尼系数看,相对于1980年,大部分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空间布局在2014年更为集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是集中程度最高的产业,且集中程度在不断提升,至2014年,仅江苏和浙江就占全国生产比重的60%。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业是产业集中度上升最多的产业。在11个污染密集型产业中仅有3个产业处于下降趋势,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均为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前者为持续下降,而后两个产业则呈“集中—分散—集中”态势。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变化幅度则相对较小,在空间上布局分散。其次,从空间自相关指数看,集中度较高的产业多属于空间临近布局,而低集中度产业的离散特征更为明显。但也有例外,如造纸和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集中程度较高,而布局离散。此外,对基尼系数和Moran's I指数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发现多个产业的两个数值有反向变化特点,即具有集中趋势的行业会倾向布局在非临近的省份,而具有分散趋势的行业则表现出向临近省份扩散的倾向。这可能与经济转型的发展阶段有关,产业受到市场化力量的作用,倾向集中在具有区位比较优势的省份,打破了原来区域模仿政策导致的产业临近布局。而当集聚不经济显现,产业有可能向周边省份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迁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