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六道曲形态:佛道教课诵音乐之比较——以成都文殊院、青羊宫为例》

《表六道曲形态:佛道教课诵音乐之比较——以成都文殊院、青羊宫为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佛道教课诵音乐之比较——以成都文殊院、青羊宫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对上述佛、道唱曲形态之分析,我们发现两类唱腔多用2/4拍来组织音乐,演唱趋于慢速,宫调式在两类音乐中运用普遍,尤其是“Do-re-mi”和“Re-mi-sol”皆为两类唱腔生成的基础素材,也成为两类音乐生成的共同基因。当然,这些相似性形态要素的综合作用,也就形成了佛道课诵音乐类同性的基本特征。但佛曲中Fa、Si偏音的运用,道曲中“Domi-sol”核腔的出现,也展示了两类音乐在大同中的小异现象。从整体看,佛道唱曲在形态要素上共性大于个性,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腔调基因,即“Do-re-mi”和“Re-mi-sol”。其实,这对唱腔风格的形成也甚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