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观众与非观众对不同类型证据的平均评级的比较》

《表1 观众与非观众对不同类型证据的平均评级的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CSI效应”对香港华人群体的科学证据感知评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意:实验要求受访者在1(完全不可靠)到100(完全可靠)的范围内对每种证据的可靠性进行评估。CCTV为闭路电视。*p<0.05**p<0.0045(邦费罗尼校正后的新p值)

受访者根据感知的证据可靠性,在0%到100%的范围内对证据类型进行评级(见表1)。总的来说,实验发现受访者认为鉴定意见和各种类型的法庭科学证据(指纹证据、DNA证据、毛发纤维证据)比言词形式的证据(目击者证词、受害者陈述、嫌疑人供词和警方证词)更可靠,Ms=73.86,59.79;SDs=16.60,13.21;t(525)=19.31,p<0.001,d=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