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甘肃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表1 甘肃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去向》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动力机制与建构路径——基于对甘肃近代学科建设的考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兰州大学档案,1-2-193(甘肃学院)

1933年,《甘肃学院附设中山医院暂行章程》规定,该医院除了供医学生实习以外,还要“办理诊治疾病及公共卫生、紧急救济、预防时疫等事宜。”从1934年起,该医院每天门诊人数60人左右,成为当时兰州市声誉较高的一所公立医院。1946年,国立兰州大学辛树帜校长呈请教育部时同样提出,“本校医学院之使命,在作育医学现代人才,供西北五省建设之需。”(5)不仅成为政府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重要途径,也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的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提供了契机。1939年,曾济宽在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成立之时提出,本校最重要的事是以培养农工技术专门人才,开发西北生产为宗旨。后续增设的森林科和农田水利科均是为改良西北地区恶劣的生态环境而特设,诚如曾济宽所言,“本校所设立之各科无不适切西北地方的需要。”[13]并指出,为了西北地区“进入于集约的资本经营的区域”,就必须将“国民教育之普及,生产技术人才之训练与培养”作为“建设的重点与据点。”[14]即,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要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畜牧兽医科的设立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链条产业——毛纺织企业的兴起,缓解了当时军毯、军衣和民用物品奇缺的状况,用羊毛等制品从苏联换回汽油、润滑油等国内奇缺的战略物资,[15]间接地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同时,内迁而来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在学科建设上以近代甘肃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为起点,设立小学教育通讯处,研究及解答小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辅导小学教员进修,[16]从夯实基础教育的路径改良社会,促进现代化社会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