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沙堆植被、形态特征》

《表2 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沙堆植被、形态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绿洲荒漠过渡带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植被和沙堆形态特征相关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c表示不同阶段间差异显著(P<0.05).

实地调查中发现一些样地白刺以单株的形式存在,未形成沙堆,但仍以灌丛的形式计入样地植被,因此导致灌丛HS的变化范围较大,最低约10 cm,最高达到近2 m(表2).从表2可知:沙包平均高度随演替基本呈逐渐增高的过程,从雏形阶段的0.40 m显著增加到活化阶段的1.2 m(P<0.01),稳定阶段HS介于发育和雏形阶段之间,相较于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沙堆WS随着演替增加也逐渐增加;LS变化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发育和活化阶段显著高于雏形和稳定阶段;雏形阶段灌丛沙堆的WA、LA均显著小于其他3个演替阶段(P<0.05);活化阶段WA显著大于发育和稳定阶段角度,而LA在后3个演替阶段均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