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尺度特征》

《表3 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沙堆尺度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绿洲荒漠过渡带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植被和沙堆形态特征相关性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c表示不同阶段间差异显著(P<0.05).

不同演替阶段白刺灌丛沙堆的尺度变化范围大.典型的白刺灌丛沙堆形态特征为一个半椭球体冠状沙包,其垂直投影接近于椭圆形或圆形[12].S、SD、V均随演替的进行基本变化趋势相似,从小到大排序为雏形阶段<稳定阶段<发育阶段<活化阶段.除活化和发育阶段V差异显著外,S、SD均表现为:发育和活化阶段灌丛沙堆显著大于雏形和稳定阶段(P<0.01),而前后两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3).研究表明沙源和地下水分条件等是影响灌丛沙堆形态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17],本研究中,稳定阶段沙源已经固定,沙堆周边为平滩地,相比发育阶段距离沙漠远,没有充足的沙源供给,沙堆增长的空间小,因此底面积和体积均小于发育阶段.白刺植被G与沙堆形态特征联系密切,而沙堆的形态特征是通过S、V塑造的.雏形和发育阶段,沙堆未形成结皮,表层沙粒呈流动状态,水分条件良好,植被生长状态好,但是到稳定阶段后,沙堆逐渐固定,表层形成了结皮,从表3中可知,稳定阶段的结皮厚度和活化阶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阶段灌丛沙堆结皮覆盖度80%~100%,活化阶段虽有结皮,但破损率却在50%以上,沙堆两侧已经开始风蚀破损,有些相近的沙包首尾相接连成一个较大的沙丘,因此这是导致V相比其他演替阶段沙堆增大的一个原因.结皮厚度影响了沙堆水分的入渗和蒸发特性,进而影响灌丛沙堆的水分平衡和生态水文条件,导致灌丛植被的生长受到影响,天然降雨不能充分入渗,植被根系又不断吸收土层水分,土壤水分变异小,补给不足[4],地下水位与矿化度变化作用明显[18],使得沙堆逐渐干化,植被D逐渐增高,更新困难(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