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驻各洲外交机构数量(1949—1979年)》

《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驻各洲外交机构数量(1949—1979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形式认同到技术输出——试论中国建筑外交的特征演变》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表1:作者依据李振宇,唐可清.从多样到多元——中国驻外外交建筑的文化价值与设计手法刍议[J].建筑师,2014,(4):83.重绘,原文引自外交部政策研究司编,中国外交(2012年版),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第一阶段:1949年到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初创以来的探索发展阶段。建筑外交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驻外使领馆建设上,共建设了118个使馆,8个领馆(表1)。按照党中央“独立自主”的外交主题,这段时期的驻外使领馆建设以探索政权合法性和国家独立性的统一形式为目的,追求中国传统文化与外域文化在建筑上的形式认同表达。这个时期的大使馆基本上有两种建设方式,一种是直接选用当地既有的建筑,如中国驻法国、挪威、匈牙利大使馆(图2),另一种就是通过协商用地的方式来新建。由于受到苏联和美国建筑形式的影响,我国的外交建筑总体上以轴线对称为主要特点,同时加入了古典建筑的经典三段式立面形式,通过柱式的虚实变化和节奏韵律来强化边界,表达秩序和纪念性,呈现恢弘大气的总体风貌[4],如中国驻朝鲜、蒙古大使馆(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