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材料参数设置(据Ranalli and Donald[49])》

《表1 材料参数设置(据Ranalli and Donald[49])》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太古宙多岩浆通道与穹脊构造的动力学关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K1=[0.64+807/(TK+77)]exp(0.000 04P);K2=[1.18+474/(TK+77)]exp(0.000 04P);K3=[0.73+1 293/(TK+77)]exp(0.000 04P)b.P<1 200 MPa,TS1=889+17 900/(P+54)+20 200/(P+54)2;P>1 200 MPa,TS1=831+0.06P,TL1=1 262+0.09PP<1 600 MPa,TS2=973–70 400/(P+354)+778×105/(P+354)2

本研究的模拟区域为879 km×400 km。欧拉网格为不均匀网格,模型中部的横向网格分辨率可达0.4 km,模型顶部的垂向分辨率可达1 km。模拟材料的性质参考了前人的研究结果[]49,主要包括固态和熔融状态下的参考密度、热容、固液相线和流变学性质等,具体所采用的流变学参数见表1与表2。初始模型的圈层结构设置如下:顶部具有10 km厚的自由空气层,绿岩带及沉积盖层厚3 km,地壳厚35 km(上下地壳的厚度比例为3∶4),剩余部分为地幔(图1)。前人[4-10]相关研究揭示太古宙发育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因此,本文在圈层结构的基础上,增设了数个岩浆通道作为岩浆侵入条件和热量释放条件。依据地幔柱的相关研究[50-52],岩石圈的岩浆活动乃至TTG的形成都可能与之相关,因此,岩浆通道的正下方设置有地幔柱。实验假定岩浆通道横向排列呈等间距分布。岩浆通道模型分为密集排布和稀疏排布两种,用于对比岩浆通道间距及岩浆活动规模对岩石圈变形的影响。前者岩浆通道的间距约50 km,后者的间距为前者的一倍。岩浆通道内充满花岗质岩浆,初始状态下熔融比例为100%,其材料性质等同于上地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