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社会存在感测量维度来源》

《表1 社会存在感测量维度来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教师工作坊中社会存在感结构的重构与测量》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教师工作坊网络研修中社会存在感的测量,除了教师感知到和他人在一起并凸显真实度和连接度的特征,还要关注教师工作坊中教师的特殊性。教师工作坊包含坊主、坊员、专家等,具有成年人和教师角色的特征。美国著名教育家麦尔克姆·诺尔斯创立的成人教育学理论认为,成人学习者具备五个特征:学习的自我导向性;成人自身的经验是学习的资源;成人的学习是基于自身的需求;成人的学习是问题导向性的;成人的学习更多依靠内在驱动(于莎等,2013)。因此,教师工作坊中教师的研修学习是知行结合、即刻应用的学习,要重视成年人的个体经验、结果需求、自我实现和群体协作。教师角色是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职业性质决定的符合社会文化期望的角色及其行为模式,代表了教师的地位、身份以及外界的期望。学者们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对话者、合作者和激励者等,教师是文化的代表者。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体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具有自尊和清高的精神特质(葛金国,等,2012,p.231-236)。教师研修活动应重视教师文化,赋予教师决策权。同时,教师工作坊也是一个在线教师共同体。加拿大学者Westheimer(1999)提出教师共同体的五个要素,即共同信仰、合作和参与、相互依赖、关注个体和少数意见以及有意义的关系。于莎等(2018)发现,成人感受到的关联感及自我行为控制对参与在线学习共同体有积极正向影响,研修中要培养教师的共同体意识,并促进社会交互,给予教师关心、支持和尊重,促进其以积极情绪参与在线学习活动。因此,基于以上理论,为测量教师工作坊中用户的社会存在感水平,以Biocca(2004)、Karile(2010)、Gunawardena(1997)、Kim(2010)等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在詹泽慧(2014)开发的问卷基础上进行结构和题项的改编,构建了包含技术、心理、文化和行为四个维度的社会存在感结构,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