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现状[6]》

《表1 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现状[6]》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有色黄金(贵金属)行业科技创新进展(二)——基于科技创新载体分析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以重点实验室为例,不完全统计。

面对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全球化进程,主要发达国家都将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从而带动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争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和主动[2]。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中国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此前,国内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主要由政府投资建设,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教育部等多个部委都在高校建设了科技创新平台,地方政府层面的科技厅、教育厅、省发改委等也设立了各类科技创新平台[6]。据统计,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类别多达上百种,不仅包括重点实验室(见表1)、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还有从事国际合作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以及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学科技园、技术转移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等。根据国家科技部统计资料,科技部设立的院校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61个(截至2016年底),其中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54个,试点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分布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其中教育部131个,占比51.6%;中国科学院78个,占比30.7%;其他部门和地方45个,占比17.7%。此外,国家科技部还依托企业组建了1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47个和分中心13个,合计360个(截至2016年底)。其中:依托企业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9个,占比52.5%;依托高校建设的有97个,占比26.9%;依托科研院所建设的有74个,占比20.6%。有统计资料显示,国家教育部同时还设立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02个(截至2011年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71个(截至2010年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