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高等教育区域结构性差距测量指标体系》

《表1 高等教育区域结构性差距测量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中西部高等教育结构性差距指数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高等教育结构性差距测评结果要全面客观、有效可信,首先,建立的观测指标体系要覆盖面广,能够全面反映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质内容和整体水平;其次,要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相关指标数据应易采集,数据资料可量化,指标少而精;再次,观测指标须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结构相符,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最后,观测指标均可获得独立信息,相互不可代替。根据这些原则,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四项社会职能和办学资源因素被确定为领域层分类依据。考虑到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指标基本可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指标所覆盖,区别度不高,所以该项职能未被纳入领域层分类依据。本研究在确定了领域层分类依据以后,再进行可操作化处理,建立能够反映领域层各分类依据本质内涵的可量化、可区分的指标集,最终形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