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产物在25oC下的表面化学性能》

《表1产物在25oC下的表面化学性能》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脂肪酰胺丙基磷酸酯甜菜碱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1可以看出,3种表面活性剂的cmc都很小,由于疏水碳链长度的增加,导致表面活性剂的疏水性增加,表面活性剂分子形成胶束的能力加大,从而拥有更低的cmc。其中,C16-APA的γcmc与短碳链的相比反而有所增长,原因可能是碳链过长导致气/水界面处疏水链末端向内弯曲,导致最外层裸露的基团是CH2而非CH3,所以对表面张力而言,疏水链不是越长越好。pc20反映了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吸附效率,由表1可以看出,C16-APA在界面的吸附效率最高。为了比较胶束化和表面吸附的竞争,引入cmc/c20。cmc/c20的比值越大,说明比起胶束化,表面活性剂更容易吸附在界面上;反之,说明表面活性剂更容易在水溶液中胶束化。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增加疏水基的烷基链长,会使cmc/c20值略有增大,但是当碳链长度过长时,烷基链会发生卷曲或者形成预胶束,造成碳链的有效长度反而减小,同时预胶束的形成也会降低cmc/c20的值,故随着碳链的增长,cmc/c20的值先增大后减小[18]。Γmax反映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的吸附行为,当吸附量达到饱和时,对应的Amin最小。由表1可以发现Amin随着疏水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是因为随着疏水链长度的增加,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界面上的排列密度增大,导致Amin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