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数字土壤制图环境协变量》

《表1 数字土壤制图环境协变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集成土壤-环境关系与机器学习的干旱区土壤属性数字制图》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β:坡度,采用最大下坡坡度代替;α:单位等高线上上游汇水面积;B:蓝波段;G:绿波段;R:红波段;NIR:近红外;SWIR1:短波红外(1570—1650 nm);SWIR2:短波红外(2100—2290 nm)

气候因子(降水量、蒸发量、气温等)影响成土过程中的水热条件[14]。但是由于本研究区域较小,气候要素相对均一,此外,由于缺乏地面气象观测站点,简单插值结果会增加数字制图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本研究仅采用遥感定量反演的地表温度作为衍生气候因子。另外,母质和时间信息由于目前还没有较好的统一定量化方法,因此本研究暂不考虑母质和时间类因子。1.3.2地形因子的获取与预处理地形是干旱、半干旱区域土壤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影响地表物质能量及再分配,不同地形部位的成土过程可能截然不同,由于研究区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因此发育的土壤属性可能会有所不同[15]。基于此,在Shuttle Radar Topographic Mission(SRTM)上获取了空间分辨率为90 m的DEM数据。利用Arc GIS 10.0软件在DEM数据中提取了高程、坡度、坡向、总曲率、剖面曲率、平面曲率、地形湿度指数7种地形因子(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