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各土层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表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各土层土壤粒径分布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滇中尖山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粒径分布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同一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层间差异显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土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由表3可以看出,坡耕地、荒草地、林地、园地不同机械组成含量所占比例为粗粉粒最高,平均占比均高于40%,分别为坡耕地45.89%、荒草地54.19%、林地45.26%、园地43.77%;细砂粒和中粉粒次之,细粉粒、中砂粒、粗砂粒,粗粘粒最低,仅有0~1.58%。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各粒径组成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得,0~10 cm土层荒草地细粉粒含量与坡耕地、林地、园地细粉粒平均含量差异性显著(P<0.05),荒草地细粉粒平均含量最低(6.89%)。10~20 cm土层坡耕地土壤细砂粒平均含量与林地、园地、荒草地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20~30 cm土层荒草地细砂粒平均含量与坡耕地、林地、园地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粗粘粒、中砂粒占比除坡耕地外0~10 cm土层和10~20 cm土层均差异性显著(P<0.0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粗粘粒、细粉粒、中粉粒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中砂粒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