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几种抗真菌药物在正常人和肝损害患者的剂量调整》

《表1 几种抗真菌药物在正常人和肝损害患者的剂量调整》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终末期肝病合并真菌感染诊治的热点与难点》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A级:轻度肝损害,评分5-6分;B级:中度肝损害,评分7-9分;C级:重度肝损害≥10分.

ESLD合并真菌感染仍然以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存在的第一个矛盾就是抗真菌药物的肝毒性和ESLD患者基础肝病之间的矛盾,这使得ESLD合并真菌感染后选药更加困难,供选择的药物也相对较少.就目前的抗真菌药物来说,棘白菌素和部分三唑类药物,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肝毒性相对较小,可以用于ESLD患者的抗真菌治疗[1,13,59,60],治疗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变化情况,肝病患者抗真菌药物的剂量调整见表1[28].第二个矛盾是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和患者预后之间矛盾:目前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仍然有较大争议[61].有观点认为三唑类和棘白菌素类的安全性较好,可考虑使用该类药物预防真菌感染[1].但也有人指出[62],SFP的发生率较低,且ESLD患者对抗真菌药物的耐受性较差,不推荐预防性抗真菌治疗.然而一旦发现腹水真菌培养阳性,应立即开始抗真菌治疗.国外也有研究[11]指出,对于真菌定植的患者,使用系统性抗真菌药物预防真菌感染对患者无任何益处,指南中也不推荐对真菌定植者行抗真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