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FHH方程线性拟合结果》

《表4 FHH方程线性拟合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柴油机排气颗粒吸附与结构特征试验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11为采用式(3)和式(5)对柴油机3个试验工况的颗粒等温吸附数据的线性拟合结果,拟合方程以及拟合相关系数如表4所示。由图11和表4可以看出,采用FHH方程对颗粒等温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的结果较好,可进行后续分形维数的计算。通过吸附法获得的分形维数与固体吸附剂的表面粗糙度等有关,分形维数通常介于2~3之间。分形维数为2时,固体吸附剂表面为光滑表面;分形维数为3时,固体吸附剂表面为粗糙表面。分形维数越大,固体吸附剂表面越粗糙,反之越光滑[22]。从表4可以看出,颗粒的分形维数在2.55~2.58之间,差别很小。可能的原因是柴油机排气颗粒的粒径分布在10~100nm[34]之间,柴油机排气颗粒由更小的基本粒子通过碰撞和凝并作用堆叠而成,所形成颗粒的表面粗糙度差异较小,稳定在某一个值附近。随着柴油机转速的增加,颗粒的分形维数也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即柴油机的转速能够使得颗粒表面的粗糙度增大。鞠洪玲等和宋金瓯等认为,柴油机缸内活塞凹坑边缘附近的气流速度最高,此处颗粒粒径增长速度较快[35-36]。杨芳玲建立了柴油机缸内颗粒的碰撞和凝并模型,认为柴油机缸内气流速度的增大使得颗粒碰撞频率增加,颗粒更加容易发生凝并[37]。另外,颗粒在缸内生成的同时伴随着氧化燃烧的过程。根据陈亮等的研究,缸内颗粒的浓度和粒径在燃烧后期趋于某一稳定值,氧化燃烧对颗粒无显著影响[38]。因此,颗粒分形维数的增加可能是缸内颗粒碰撞和凝并作用加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