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漆酶/介体处理前后木质素磺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表1 漆酶/介体处理前后木质素磺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漆酶催化木质素与硫酸铝结合鞣制工艺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鞣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影响鞣制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植物鞣制理论,具有鞣制效应的应该是那些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在500~3000的成份。分子质量过大,鞣剂分子难以渗透至皮革胶原纤维之间,不能在胶原纤维之间形成有效交联,因而不能产生鞣制作用。相反,如果鞣剂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虽然能够顺利地渗透至胶原纤维之间,但是鞣剂分子却难以在胶原纤维之间形成多点交联,也不能产生鞣制效应[23]。故本文用GPC对漆酶催化前后的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检测,其结果见表1。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木质素的成份较多,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为广泛。未处理的木质素的L1组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均大于3000,只有L2和L3组分分子质量分布在500~3000的范围中。在OL中同样存在3个不同的组分,但是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L'1组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由之前的3795下降至2783,且多分散系数(PDI)由之前的1.13增加到1.38,这说明在漆酶/介体体系的催化氧化作用下,分子质量较大的组分得到了降解,同时这种降解并不均匀,导致OL中L'1组分的多分散系数增加。但是对皮革的鞣制工段来讲,这种分子质量的降解以及更宽的分子质量分布反而更加有利于鞣剂在生皮之间形成选择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