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计算所得咔咯主要激发态序号、组态系数、主要贡献和对应分子轨道跃迁》

《表6 计算所得咔咯主要激发态序号、组态系数、主要贡献和对应分子轨道跃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5,15-二(五氟苯基)-10-(2-氨基苯基)金属咔咯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探索二阶NLO响应的起源,对SOS计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根据β0与激发态数目的收敛关系(图3),可以考察对β0有重要贡献的主要激发态,其组态系数、分子轨道跃迁性质列于表6.通过空穴-电子分析[37-38]研究咔咯主要激发态的电子激发特征,其空穴-电子的分布如图4所示.对F10Cor分子,第3激发态对β0有显著贡献,它具有2个重要组态,分别为0.526 52(HOMO→LUMO+1)和0.410 93(HO-MO-1→LUMO),由图4A可知,对F10Cor的β0主要贡献是咔咯大环上分子内电荷的转移跃迁.对F10Cor Mn,第22、23、24、25和26激发态对β0有明显贡献,它们具有的重要组态分别为0.593 16(β-HOMO-2→β-LUMO)、0.489 71(β-HOMO→β-LUMO+5)、0.449 63(β-HOMO-2→β-LUMO)、0.465 16(β-HO-MO-2→β-LUMO+1)和0.611 33(β-HOMO-2→β-LUMO+1).由图4B可知,F10CorMn存在2-氨基苯基到咔咯大环之间的配体内电荷转移(Intraligand Charge Transfer,ILCT)跃迁,并伴随着咔咯大环到金属锰的电荷转移(Ligand-to-Metal Charge Transfer,LMCT)跃迁.由图4C看出,F10CorMn第23激发态表现出电子激发特征为咔咯大环的ILCT跃迁,并伴随2-氨基苯基到咔咯大环和咔咯大环到金属离子的电荷转移跃迁特征(ILCT和LMCT).而第24、25和26激发态对β0产生负贡献,主要表现为2-氨基苯基到咔咯大环的ILCT跃迁特征.F10CorMn的2-氨基苯基到咔咯大环的配体内电荷转移(IL-CT)跃迁对第一超极化率有显著贡献.同样地,分析F10CorCu可知,其主要的贡献态为第6、21和26激发态,其主要分子轨道构成成分为0.703 04(β-HO-MO-1→β-LUMO)、0.313 36(β-HOMO-3→β-LU-MO+1)、0.802 22(β-HOMO→β-LUMO+2).由图4G可知,F10CorCu第6激发态表现为2-氨基苯基到咔咯大环的ILCT跃迁,由图4H、I可知,第21、26激发态分别表现为2-氨基苯基和咔咯大环的ILCT跃迁.综上可得,F10CorCu的2-氨基苯基到咔咯大环的ILCT跃迁对β0有重要贡献.F10CorGa与F10Cor存在相似的电子激发特点,第3激发态也对β0有重要贡献,它有2个重要组态分别为0.565 36(HOMO-1→LUMO+1)和0.385 72(HOMO→LUMO),空穴-电子分布(图4J)表现为咔咯大环上的ILCT跃迁.总之,β0随激发态数目增加的变化主要来源于各激发态对β0的贡献,例如F10CorCu前40态中存在多个激发态对β0有不同程度的正、负贡献(图3),这些贡献源于不同电子激发特征的电荷转移(ILCT、MLCT)跃迁,当激发态产生负贡献时,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显著变化现象,而随着激发态数目继续增加对β0的贡献很小,因而β0逐渐呈收敛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