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贫困村集中程度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系数》

《表6 贫困村集中程度与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系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典型深度贫困县贫困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海伦市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于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在对各致贫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致贫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以下指标通过检验并被纳入模型(表6)。如表6所示,贫困村低集中区影响因素、贫困村高集中区影响因素、贫困村总体影响因素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1、0.80、0.64,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总平方和的解释能力分别达到100%、80%、86.3%。通过对乡镇级尺度的贫困人口密度回归模型分析可知:贫困人口密度主要受距离200 m等高线2 km土地面积占乡镇总面积比例(X1)、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X2)的影响。贫困人口密度影响因素以自然地理及农业生产指标为主,自然地理因素特别是地貌特征对贫困人口分布的影响较为显著。自然地理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海伦市地处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带,地面起伏度相对较高,在水蚀作用下侵蚀沟密集、耕地田块破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下。由于地面起伏大,耕地内部质量均一性差、水利设施难以配套,农业生产抵御洪涝和干旱灾害的能力差。在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自然灾害频发的双重挤压下,该区域贫困发生率较高、贫困人口众多。此外,设施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对贫困人口密度的负向影响显著,表明设施农业能够提高贫困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区域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