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 0 0 3 年和2014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Moran's I变化》

《表2 2 0 0 3 年和2014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Moran's I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全局自相关分析(表2)显示,2003年和2014年的莫兰指数分别为0.5041和0.3381,且均通过0.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2003年、2014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呈现高度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相关性有所减弱。如图2所示,2003年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邢台市的任县、广宗县和威县。2014年低—低集聚区数量增多,主要分布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南宫市、广宗县、威县、巨鹿县、平乡县、任县和南和县。2003年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大部分区县、廊坊市“北三县”和唐山市丰南区,分布较为集中。2014年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于北京市、天津市和唐山市的部分区县以及廊坊市的三河市和大厂回族自治县。在京津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期,北京市、天津市及其周边地区因具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其周边区县可承接部分下游产业或低端制造业,同时接受以上地区输出的优质工业产品,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但随着交通运输网络的构建和物流业的发展,沿海地区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因港口货运而兴起的相关产业逐渐分布在环渤海地区,并以京津冀沿海地区为中心形成了高—高集聚区。而邢台市中部和东部的区县因其产业结构不合理、自然资源禀赋较差等原因,逐渐形成了低—低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