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1990-2014年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扩展强度的Moran's I指数Tab.2 Moran's I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space e

《表2 1990-2014年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扩展强度的Moran's I指数Tab.2 Moran's I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space e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的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Global Moran's I统计量在所有年份的期望值均为:E(I)=-0.000023。

通过对珠三角城市群几个时段的工业生产空间扩展强度进行地统计的热点探测模拟(图4)发现,1990-2014年间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的扩展热点主要集中在珠江入海口两岸的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区,空间扩展构型呈现为“核心—边缘”的部分分布特征,以广州、佛山、东莞和深圳为工业生产空间扩展的主要核心,逐渐发展成为了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生产空间最密集、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从不同阶段来看,1990-2000年,工业生产空间扩展的热点主要围绕广州开发区与白云区、佛山南海与顺德、中山北部、东莞与深圳交界等几个极核中心展开。该时期南海、顺德、中山和东莞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积极承接香港加工企业的转移,成为广东“四小虎”,促进了工业生产空间的扩展。2000-2007年,工业生产空间扩展的极化作用开始减弱,扩展热点明显增多,但主要还是分布于上述核心区,惠州大亚湾、珠海斗门西部、江门中部以及肇庆开发区等边缘地区也出现工业生产空间扩展热点高值。该时期珠三角城市群城镇化快速推进,各类新城新区大规模开发建设,工业的发展重点开始由村镇地区向城市周边地区转移,一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新的工业生产空间扩展热点高值区。2007-2014年,工业生产空间扩展的极化作用进一步减弱,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区工业生产空间的扩展热点明显减少甚至变成了冷点区,而珠三角城市群边缘地区工业生产空间的扩展热点明显增加,尤其是佛山西部、广州西北部、江门市区和珠海斗门区。该时期是珠三角城市群进入全面转型的时期,经过多年的发展,珠三角城市群核心区的城市已没有过多的空间发展工业并以第三产业为主,深圳也进入增量约束和存量挖潜的阶段,再加上核心区的一些产业逐渐向边缘转移,从而促进了边缘地区工业生产空间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