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土壤碳密度与碳储量》

《表3 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土壤碳密度与碳储量》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北京市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北京市主要土壤类型包括:潮土、风砂土、褐土、水稻土、棕壤等(图4)。平原区多为潮土,山地区域则以褐土为主。为排除地形、高程等其他自然因素的影响,分析土壤类型对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时仅考虑山前平原区(高程<200 m)。将土壤类型图与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图进行空间叠加和区域统计,得到不同土壤类型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表3),大小关系为:风砂土<沼泽土<褐土<潮土<水稻土<棕壤。棕壤的平均有机碳密度最大,达29.20 t/hm2,棕壤大多分布于山区,开垦为耕地之前大多为森林或草甸植被覆盖,生物积累作用较强,同时高海拔的水热条件有助于积累大量的有机质或腐殖质,使得其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风砂土的碳密度最小,为18.51 t/hm2,风沙土土壤颗粒相对较粗,有机质积累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其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低;沼泽土、褐土、潮土和水稻土的平均有机碳密度介于19.45~22.22 t/hm2之间,差距相对较小。从变异系数的角度上看,棕壤的变异系数最大,达27.91%,表明该土壤类型有机碳密度分布更为分散,沼泽土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5.27%。潮土、风砂土、褐土、水稻土的变异系数相近,介于23.46%~26.74%之间。各土壤类型的碳储量大小关系为:棕壤<风砂土<沼泽土<水稻土<褐土<潮土。潮土有机碳储量最大,达476.17×104t,棕壤有机碳储量最小,仅为1103 t。平原区耕地中潮土面积最大,因此虽然潮土平均碳密度不是最大,但储量最高。类似地,虽然棕壤的平均碳密度最大,但因其在平原区耕地中面积最小,故而棕壤碳储量在各土壤类型中位居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