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农村贫困发生率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表4 农村贫困发生率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河流域农区贫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能够比较不同因素在黄河流域内对贫困程度的解释力,运用地理探测器对主导因子q值进行测算,既有全流域的整体测算,又有上、中、下游的独立测算(表4)。结果表明:(1)从q值来看,3个维度指标在流域整体和上、中、下游不同地区均对贫困程度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解释程度有明显差异,其中,上中游地区自然与经济因素解释力强,下游地区以政府政策为代表社会因素的解释力更强。(2)从整体和上、中、下游各地区的p值(显著性)可以看出,各影响因子显著性强,但在空间上分异较为明显,下游个别指标显著性不强。(3)黄河流域贫困程度的影响因子解释力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性,但经济因素始终是黄河流域各地区贫困程度的主导因素。黄河流域整体的因子解释力排序为:x11>x12>x3>x9>x2>x4>x10>x5>x7>x8>x6>x1,总体来看,经济因素对贫困程度的解释力最强,自然因素其次,社会因素的解释力偏弱。流域上游地区的因子解释力排序为:x11>x12>x9>x7>x10>x3>x8>x2>x6>x1>x5>x4,经济对贫困程度的解释力仍然最强。流域中游地区的因子解释力排序为:x11>x12>x4>x9>x3>x2>x5>x6>x1>x10>x8>x7,与全流域致贫因子基本一致,社会因素对贫困程度的解释力不强。流域下游地区的因子解释力排序为:x11>x9>x7>x8>x4>x5>x10>x1>x3>x6>x12>x2,说明下游地区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较少,该地区贫困程度差异化主要受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公共服务影响。(4)除经济这一主导因素外,不同流域贫困所受其他因素影响有所不同:上游地区贫困形成是多维度的,中游地区贫困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显著,下游地区贫困程度差异化主要受社会公共服务层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