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钨粉性能结果:超细碳化钨制备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研究的新进展》

《表5 钨粉性能结果:超细碳化钨制备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研究的新进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超细碳化钨制备关键技术及评价方法研究的新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超细钨粉生产工艺的研究主要涉及还原温度、氢气流量、装舟量、还原时间等关键参数对钨粉粒度及其他性能的影响,通过工艺的研究制定最佳的还原生产工艺。潘叶金等人采用正交表排出了温度、料层厚度、氢气流量和露点、原料种类五个因素及其全部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18]。试验结果表明还原温度、料层厚度、氢气流量是影响钨粉晶粒大小较显著的因素,温度升高和料层加厚均使钨粉变粗,氢气流量加大使钨粉粒度变细。朱诗秀开展了以紫钨为原料生产超细钨粉的工艺研究[19],实验选取普通四管还原炉作为还原设备,在还原温度650~750℃,装舟量0.25~0.50 kg,推舟速度10~20 min/舟,氢气流量为40~60 m3/h,氢气露点-70~-60℃下可制备BET平均粒径为0.03~0.06μm的纳米级超细钨粉,其生产的超细钨粉性能如表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