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血型与输血闯关游戏举例》

《表1 血型与输血闯关游戏举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血型与输血中的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3)讨论环节: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在讨论环节中,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讨论的主角是学生,教师仅起控制与引导的作用。在讨论环节中,以相邻的4~6人为一个小组,由教师任意指定一人为组长。组长控制讨论进程并给小组成员打分。讨论分为3个步骤:小组讨论(20 min)、成果分享(15 min)、教师总结(10 min)。(1)在小组讨论中,每位学生分享自己的“亮”“考”“帮”,相互解答基础性问题,并将无法解决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相互解答问题时,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由于解答问题的是学生,他们更能从学生的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其他学生理解,比教师讲解的效果好得多。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2)在成果分享中,教师随机选择4组,听取他们的“亮”“考”“帮”并进行点评,同时还可以选出有特色的作业进行分享。这个阶段,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差异性。由于是第一次用这种方式授课,不少同学分享的内容都很浅显,照本宣科。但是确实也有学生提出了建设性的问题,比如既然已经知道了患者的血型,为什么还要进行交叉配血实验。这就体现出学生真正在学习知识而不仅仅是接受知识。特色作业的分享也是一个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好方法。有些学生虽然在小组讨论时并不出彩,可是作业确做得非常有特点,比如有同学就用小说的形式介绍了抢救一个大出血产妇的方法。通过成果分享,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信心。(3)最后,根据学生情况安排闯关游戏和答疑。血型与输血的知识在临床中应用广泛,也非常灵活。因此,闯关游戏的安排是从易到难,从简单的知识问答到临床案例分析(表1)。学生在完成闯关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前面的教师讲授、内化吸收及小组讨论等环节的积累,这个阶段大部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已有了充分认识,欠缺的仅是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从易到难的闯关游戏,让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游戏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作业、讨论反馈的问题和闯关游戏的结果进行答疑,这种答疑是分层次的且有针对性,确实是学生普遍都无法理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在人体抗原和抗体的分布是相反的,而在血型鉴定时是相同的。通过答疑,教师对重难点知识又进行了一次梳理,这次梳理是建立在学生自己形成的知识树的基础之上的,所以答疑效果非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