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煤岩的孔喉半径分布数据》

《表2 煤岩的孔喉半径分布数据》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高阶煤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煤层气解吸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r单位为μm

基于压汞实验数据对孔喉半径类型和分布特征作进一步的分析,目前关于煤孔隙的孔径结构分类方案很多,但是霍多特孔隙结构分类方法在国内应用最为广泛,依据霍多特十进制孔隙结构划分方案(表2,图3),结合样品孔隙结构的具体情况,取孔隙半径r界限点为1μm、0.1μm和0.01μm,将煤中孔隙主要划分为4类:(1)微孔,孔径<0.01μm,构成煤中气体吸附容积;(2)细孔,孔径在0.01~0.1μm之间,构成气体扩散空间;(3)中孔,孔径在0.1~1.0μm之间,构成气体缓慢层流渗透的区域;(4)大孔,孔径>1.0μm,构成强烈的气体层流渗透区域。因此,微孔和细孔是气体吸附、扩散的主要场所,中孔和大孔是气体渗流、产出的主要场所。从图4可以看出,4块样品的孔隙半径数据非常接近,具有一致的分布规律,即微孔所占比例最大,范围为52.43%~57.19%,平均值达到53.88%;细孔所占比例次之,范围为37.16%~39.78%,平均值达到38.23%;中孔和大孔所占比例非常少,平均值分别为6.62%和1.27%,主要原因是高压压汞作用下,大部分微裂隙被压实所致,反映的孔隙主要为煤基质中的中孔和大孔比例。测试结果表明:高阶煤的孔喉结构主要以气体吸附孔和气体扩散孔为主,气体渗流孔占比很小,宏观上表现为煤层的吸附气体体积大、吸附性能强、气体的扩散、渗流条件差[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