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STZ注射后小鼠空腹血糖单位:mmol/L》

《表1 STZ注射后小鼠空腹血糖单位:mmol/L》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两歧双歧杆菌缓解Ⅱ型糖尿病的效果差异及机制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行肩标的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空腹血糖(FBG)是衡量血糖状态的关键性指标,之前也有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降低FBG的效果,如L.rhamnosus MTCC-5897[13]和L.casei CCFM0412[14]都可以改善T2D小鼠的FBG。本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STZ注射1周后,所有组的FBG均与空白组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BB1和H35处理组与模型组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其中BB1组预防FBG升高的效果与罗格列酮药物组类似。STZ注射后2~5周,模型组小鼠的FBG远高于空白组(P<0.05),虽然BB13组、H35组在此期间能观察到对FBG水平的降低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模型组FBG的差异逐渐消失,这说明这2株两歧双歧杆菌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已无法阻止高脂饮食和STZ注射造成的机体糖代谢紊乱。相反,与罗格列酮药物组相似,两歧双歧杆菌BB1在STZ注射后第5周仍有较好的降FBG效果,甚至可使小鼠的FBG恢复至正常水平,这表明两歧双歧杆菌BB1具有优于BB13和H35的延缓糖尿病进程的作用,其甚至可发挥与罗格列酮药物相当的降血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