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水意象群用字情况统计表》

《表3 水意象群用字情况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由意象构成看王勃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上表可见,王勃在写水时,多用“江”“水”“泉”“川”等字,仅这四个字在水意象群中的所占比例就高达50.1%,而“涧”“津”“溪”“浦”“渚”等字的使用情况则少得多,仅占21%,剩下的30%则是一些使用次数更少的字(几乎每个字只用过一两次),包括“渡”“洲”“湾”“塘”“波”“涛”“潮”“滩”“堰”“汀”“泽”“渠”“溜”等,这决定了水意象群开阔有气度的总体风格。首先从开阔的角度来说,“江”“水”“泉”“川”等字几乎都比其余字更具包容感,这是“阔”形成的基础——“水”是总括性词汇,而且本就有包含一切之意,泰勒斯就说过“水为万物之源”;“江”为大河,在古典诗歌中常表达壮阔旷达之意;“川”不仅表示河流,也有平原的意思,更易给人开阔之感;(“泉”为涌出地面之水,虽无明显的开阔感,却有丰富的灵气与逸气,放在后面讨论),而“涧”为山间水沟、“溪”为谷间水流、“湾”为河流弯曲处、“塘”为小池子、“浦”为河流入海口、“津”与“渡”为河岸缺处形成的渡口、“波”与“涛”为起伏不平的水面、“渚”与“洲”为水中陆地(“渚的面积更小”)……相比之下,开阔之感大不如“江”“水”“川”等字,因此王勃会用“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而不是“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溪曲”;用“何如山水路,对面即飞花”来代替“何如山塘路,对面即飞花。”然后从有气度的角度讲,王勃在选用水意象时,多用的是文化内涵与灵气、逸气相关的词汇,而弃用那些气格一般性的词汇——如“江”在古典文学中多有超脱隐逸意味,被用了20次;“水”一般是灵动与气度的象征,被用了14次;“川”有川流不息之壮逸,被用了7次;“泉”与“涧”多与表达自然山林之灵秀相结合,分别被用了11次和5次……因此其诗歌中的水意象群在开阔的同时,给人以气度不凡之感,与其有意识地选词择字有很大关系,以上文提到的《游仙》一诗为例,若将“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与“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换成于“紫塘漱珠液,玄岩列丹葩”“无为坐惆怅,虚此溪上华”,整体格调便会降低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