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VLF/LF三维闪电定位资料的总体特征》

《表1 VLF/LF三维闪电定位资料的总体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VLF/LF三维闪电探测系统的贵州省全闪分布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综合分析闪电频数、高度、强度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并对全闪、云闪、地闪进行对比分析。云闪又分为正云闪和负云闪,通常呈现双层结构特点[15],对应电荷分布呈上正下负结构时,为正云闪,对应电荷分布上负下正时,为负云闪。但由于雷暴电荷结构的复杂性,实际的云闪过程也较复杂。2015—2017年,三维闪电定位网共监测到闪电2682923次(2015年探测到闪电次数1048575次、2016年探测到闪电次数885341次、2017年探测到闪电次数749007次),其中云闪932477次,占34.75%,地闪1750446次,占65.25%(见表1)。Z比率(云闪/地闪)为0.53,云闪比例较江苏[13]、湖北[12]VLF/LF三维闪电探测的监测数据偏高,主要原因是Z比率与地理纬度有关,纬度越低,云地闪数之比越大,反之当纬度高时,比值就小[1],跟北京[7]SAFIR3000全闪定位系统资料的结论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闪电的主放电阶段(地闪回击过程、云间活动态)主要产生低频LF辐射和甚低频VLF辐射,但在初始击穿通道建立过程中主要产生甚高频辐射VHF,因此VLF/LF闪电定位系统虽能探测到云闪过程,但其效率要远低于VHF闪电定位系统[13]。无论云闪还是地闪,均以负闪为主,,云闪中云负闪比例为69.36%,地闪中负地闪比例为85.55%,云闪中正闪所占比例较地闪高,这可能是因为雷暴云内的电荷结构一般以偶极性(云体中上部为主正电荷区,云体中下部为主负电荷区)和三极性(云体上部为主正电荷区,云体中部为主负电荷区,云体下部为次正电荷区)为主。而主负电荷区因距地面更近所以对地闪的极性影响比较大,云闪则受主正电荷区、主负电荷区同时影响,所以相较地闪在云内发生正地闪的几率更大[12]。正地闪比例低于北京[7]、高于湖北[16]VLF/LF三维闪电定位网的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