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2015年松桃、望谟、威宁县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与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空间耦合类型划分》

《表4 2015年松桃、望谟、威宁县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与农村道路可达性指数空间耦合类型划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乡村人口转移和农村道路建设的空间贫困破解机理及其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农村道路作为贫困村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农村道路的可达性与贫困程度存在着空间耦合关系。为有效分析贫困村农村道路可达性与贫困发生率的空间耦合特征,本文依据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与可达性的分类进行组合[34],细分为9种耦合类型:极度贫困、可达性较好型(简称EG型),极度贫困、可达性中等型(EM),极度贫困、可达性较差型(EP);深度贫困、可达性较好型(DG),深度贫困、可达性中等型(DM),深度贫困、可达性较差型(DP);一般贫困、可达性较好型(GG),一般贫困、可达性中等型(GM),一般贫困、可达性较差型(GP)。总体来看(表4),松桃、望谟、威宁3县深度贫困村数量较多,但农村道路可达性较好,深度贫困、可达性较好型(DG)和深度贫困、可达性中等型(DM)贫困村所占比例分别达69.65%、55.87%、72.75%,说明松桃、威宁自“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相对于贫困发生率而言,贫困村道路修建较为先行。松桃、望谟极度贫困、可达性较差型(EP)和深度贫困、可达性较差型(DP)贫困村占比在15%左右,松桃县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孟溪、寨英、盘信等区域,望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乐元、坎边、郊纳和南部的油迈、昂武等区域;威宁则在10%左右,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部的新发和东北部的石门、云贵等乡镇(图8,见第26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