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药疹导致的皮肤损害部位》

《表4 药疹导致的皮肤损害部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二巯丙磺钠致肝豆状核变性药疹48例临床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根据皮肤病学药疹临床分型方法[6],48例WD患者药物药疹的类型主要以麻疹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及固定型药疹为主,且皮损好发部位主要包括四肢、躯干、背部、口唇、面部、生殖器、全身及眼周。其中麻疹型药疹患者30例,占比为62.5%,皮损为躯干、四肢皮肤出现弥漫性红斑,即针尖至米粒大小密集对称的红色斑疹或斑丘疹,11例患者伴有发热症状;荨麻疹型药疹患者4例,占比为8.33%,皮损为躯干、四肢、眼睑皮肤出现红斑,即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风团,1例患者伴有发热症状;多形红斑型药疹患者2例,占比为4.17%,皮损为四肢出现弥漫性圆形、椭圆形红斑或丘疹,中心呈紫红色,对称分布于躯干、四肢,边界清楚。固定型药疹患者12例,占比为25.00%,皮损为足背、手、躯干处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暗紫红色斑疹,尺寸较小,数量较少,境界明显,消退后留有暗褐色色素沉着斑,且多数患者出现口唇及生殖器黏膜糜烂症状。麻疹型及荨麻疹型药疹患者中,伴发热症状者共12例,占比为25%;固定型药疹患者中,仅仅累及口唇黏膜者6例,同时累及口唇和生殖器黏膜者3例,共9例,占比18.75%;各型药疹中,伴瘙痒者16例,占比33.33%;药疹患者中以四肢出现皮肤损害为最多,占比37.50%,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