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科技政策评估的3种评估框架[9]》

《表1 科技政策评估的3种评估框架[9]》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科技政策效果评估的理论及方法综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国内理论研究方面,肖士恩[1]认为科技创新政策评估本质上属于公共政策评估,并对科技创新政策的评估者、评估原则、步骤、调研方法和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然而,科技政策价值有别于一般公共政策价值,而且由于科技政策价值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得科技政策评估比一般公共政策评估更复杂。因此,关于科技政策评估的理论研究迫切而又缺乏。因而,肖士恩等指明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的经济学基础,并从三个角度指出评估的原则,其一,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和实施是否有利于本地区整体研发能力的提高,考察企业是否是从事研发活动的主体;其二,科技成果是否能够顺利转化为现实的技术和工艺,这是政策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目标;其三,科技创新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否显著,这是从科技创新政策制定的最终目的上进行考察[1]。刘凤朝等[8]将统计分析方法引进创新政策研究领域,以创新政策的效力和类别为基本维度,分析了1980—2005年我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演变路径。结果表明,1980—2015年我国创新政策呈现从科技政策单向推进向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协同转变、从政府导向型向政府导向和市场调节协同型转变、从单向政策向政策组合转变的发展趋势。赵峰等[9]提出科技政策价值是多元的,主要包括行政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等,科技政策评估是“通过专业的评估方法对科技政策的价值及其价值实现过程的判断与分析的‘技术性建构’过程”,其本质是把科技政策的事实标准与价值标准融为一体的实证主义和建构主义相结合的模式,并根据科技政策的三种价值设计了三种评估框架(见表1)。杨建昆等[10]构建了以政策的“重要程度、完善程度、执行力度”为自变量,来解释政府政策“作用小大”的理论模型,借助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