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NBA的PBM指南及其实施的系列文件(部分)目录》

《表2 NBA的PBM指南及其实施的系列文件(部分)目录》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患者血液管理国际专家共识(2018年)的主要推荐及其启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自2005年首次提出PBM以来,输血理念和实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关注成分血转变为关注患者自体血液的保护。针对贫血、出血和输血是对患者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BM致力于提升患者红细胞数量和功能、减少出血和限制输血,以改善患者结局。PBM适用于所有患者,已被WHO和全球许多医疗机构作为标准医疗实践[2]。PBM的实施是1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国家层面统一设计、规划和组织实施。例如,澳大利亚血液管理局(the National Blood Authority Australia,NBA)从2011—2016年先后发布了针对大量失血/大量输血、围术期、内科、急诊、妇产科和儿科的6个PBM指南和一系列配套文件和学习培训资料,并分别于2013和2017年制定和实施了《国家患者血液管理指南实施行动计划(2013—2017年)》和《国家患者血液管理指南实施行动计划(2017—2021年)》(表2)[3]。我国的患者血液保护工作起步并不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95年即开展对心血管手术患者的血液保护并取得明显成效[4];从2009年开始系统实施PBM[5—6]。近年来,PBM已成为我国输血界关注和热议的话题,但更多还是处于PBM理念推广阶段,除了个别专业外,有关PBM指南或专家共识几乎空白[7—8];除了少数医疗机构以外,多数医疗机构尚未系统实施PBM。国家卫建委最近提出了稳步推进PBM的要求[9],在对医疗机构血液安全技术核查指南中纳入了开展PBM的多项技术要求,准备将对开展PBM写入修订后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可以预见,PBM将在我国医疗机构全面实施,有关PBM指南和(或)专家共识以及PBM推广实施的配套文件资料的编制工作已经迫在眉睫。因此,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和输血相关专业学术组织以《共识》为借鉴,以采用、改编或重新编写的方式,编制我国的PBM指南或专家共识,并借鉴和参照澳大利亚在全国全面推广实施PBM的做法,全面推进我国的PBM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