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表2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还田量及还田方式下稻秸淋洗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表中****表示P<0.0001,***P<0.001,**P<0.01,*P<0.05,NS不显著。

植物在受到胁迫时,细胞中的自由基代谢平衡被打破,产生过量的自由基,是引起植株生长受到限制的原因之一。由图3A看出,随着秸秆用量的增加,小麦幼苗P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以I18处理最高,其次为I18R和I9处理。总体上,混施处理的POD含量高于表施处理。SOD可清除自由基保护植物器官延缓衰老。除I4.5R处理显著降低外,其它各处理间SOD活性差异均不显著,各处理依次表现为M9>I18R>I9R>M9R>M18R>M4.5>I18>M4.5R>M18>I9>I4.5>I4.5R(图3B)。丙二醛含量的多少可以体现细胞膜受破坏的程度。整体来看,除I9R、M18处理外,其它处理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MDA含量呈升高趋势(图3C)。与CK相比,I18R、M9、M18R处理的MDA含量增加2.9%、12.0%和15.5%。脯氨酸在植物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在植物受到胁迫时,脯氨酸含量会上升。由图3D可知,随秸秆用量的增加,未淋洗条件下I、M各处理脯氨酸含量基本呈明显升高趋势,而淋洗条件下表施和混施各处理脯氨酸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各处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此外,还田方式×还田量对POD和SOD活性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还田量×淋洗对脯氨酸含量有极显著(P<0.01)交互作用(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