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上海市疫苗可预防疾病最高发病年份发病数、发病率与2018年相比下降的幅度》

《表2 上海市疫苗可预防疾病最高发病年份发病数、发病率与2018年相比下降的幅度》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上海市预防接种工作发展历程与展望》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脊灰为脊髓灰质炎;流脑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脑为乙型脑炎;乙肝为乙型肝炎;甲肝为甲型肝炎;a.上海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中1990年开始有甲肝、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报告记录,2000年开始有乙肝疫情报告记录(2000年以后急性病毒性肝炎病例病原学血清分型率均大于99%)

1988年上海市确定消灭脊灰规划目标后,执行常规免疫加强化免疫的策略,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与全国同步自1991年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以下简称“AFP”)病例监测系统,自1997年起,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保持在1/10万以上,且AFP病例监测系统各项评价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标准。2000年完成无脊灰证实工作。在开展消灭脊灰工作的同时,上海市积极开展消除麻疹工作,实行以常规免疫为主导,补充免疫和应急免疫相辅的免疫策略。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每年3月和9月开展消除麻疹补充免疫活动,接种对象为漏种儿童、新入学的大中专学生、麻疹高发区的大中型企业新进外来务工人员、医务人员和教职员工[8],并在2010年对8月龄至14岁儿童开展强化免疫,建立稳固的免疫屏障[9]。1999年建立麻疹监测系统,规范麻疹病例定义,开展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目前麻疹监测系统的灵敏度、及时性和特异性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已具备准确诊断病例、识别病毒传播来源、监测疫苗免疫效果和人群免疫状态的技术能力。其他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预防控制同消灭脊灰和消除麻疹一样,监测和免疫是关键,监测是免疫的基础[10]。监测不仅是免疫效果的评估手段,还可以掌握疾病流行特征、病原学特征和危险因素等,分析应用监测数据,提升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爆发疫情及时发现和预警能力,为完善免疫策略开展循证决策提供依据,以达到预防控制、消除乃至消灭传染病的目的。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在全市范围内消灭天花和脊灰,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从1992年的2.44%降至2018年的0.98%,连续41年无白喉病例报告,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乙脑等多数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上海市传染病疫情报告记录中,上述疾病最高发病年份发病数、发病率与2018年相比下降的幅度,除乙肝发病数下降85.60%外,其余均在92%以上,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