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古氧相判别指标》

《表2 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古氧相判别指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沉积环境对页岩孔隙的控制作用——以滇黔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下段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对3口井共60个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后发现:同一层位的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井间差异较小,同一口井在不同层位,尤其是观音桥段与五峰组下段、观音桥段与龙马溪组下段在微量元素上具有显著差异,而五峰组下段与龙马溪组下段差异较小(图3)[23]。Ni、Cr、Co、Th在观音桥段的含量显著高于五峰组下段与龙马溪组下段,V含量在3个层段数值相当,U含量在观音桥段的含量显著低于五峰组下段与龙马溪组下段(表2)。3口井V/(V+Ni)、V/Cr、Ni/Co、U/Th指标在五峰组下段的均值分别为0.64、5.4、8.12、1.53;在观音桥段的均值分别为0.41、1.68、3.89、0.56;在龙马溪组下段的均值分别为0.62、4.87、8.25、1.96。4个指标指示龙马溪组下段与五峰组下段在沉积期处于厌氧环境,观音桥段在沉积期处于富氧环境。由于五峰早期和龙马溪早期快速海侵的发生,使滇黔北地区形成了大面积深水陆棚的沉积格局,而赫南特期由于冰川事件爆发而导致古海洋震荡,大规模海退地发生使研究区以浅水陆棚为主[24]。判别指标得出的结论与地质认知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