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单砂体内部储量划分标准》

《表2 单砂体内部储量划分标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特低渗透油藏定面射孔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依据储层物性、孔喉特征及自然伽马等参数,建立了单砂体内部储量精细划分标准[5],并进行了储量分类:Ⅰ类储量主要分布在油层物性好的部位,渗透率大于0.8 mD,采出程度较高,容易建立(舌进)水淹通道,水洗程度较高,大部分层段已经高含水,这类油层占比43.7%,层内剩余储量仅17.9%,挖潜难度较大。Ⅱ类储量主要分布在油层物性相对较差部位,渗透率0.2~0.8 mD,水驱推进速度慢,采出程度低,这类油层占比33.4%,层内剩余储量较大,占比29.7%,应是挖潜的重点。Ⅲ类储量基本未动用,占比22.9%,是今后的增产潜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