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乌瓦门桥处条带状混合岩的浅色体和古成体的SIMS锆石U-Pb同位素组成》

《表1 乌瓦门桥处条带状混合岩的浅色体和古成体的SIMS锆石U-Pb同位素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天山地块南缘两类混合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c”代表锆石核部;“r”代表锆石边部

浅色体长英质糜棱岩样品12W60-1(42°37'34″N、86°15'43″E)的锆石形态复杂,主要为浑圆状、次圆状和他形不规则状(图5)。CL图像显示锆石可分为两类,一类具有结构相对均匀、无环带、中等阴极发光特征;另一类具有明显核边结构,核部和边部界线不规则且渐变过渡,核部呈暗黑色阴极发光,具弱分带或模糊岩浆环带,而边部阴极发光相对较强,和第一类锆石类似(图5)。37个SIMS锆石U-Pb分析点获得变化范围较大的Th(3×10-6~565×10-6)和U(15×10-6~945×10-6)含量及Th/U比值(0.03~6.55;表1)。所有测点的207Pb/206Pb表面年龄为2558~1763Ma,具有不同的谐和度,表明遭受了后期不同程度Pb丢失(图5a)。谐和度较好的测点落在2400~2000Ma和1800Ma附近,位于1800Ma附近的9个测点获得谐和年龄为1811.8±14Ma(MSWD=0.6;图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