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张广才岭地块北长岗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包体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

《表6 张广才岭地块北长岗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包体的锆石Hf同位素组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张广才岭地块早侏罗世晚期花岗闪长岩及其闪长质包体的岩石成因及构造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实验岩石学显示下地壳变质玄武岩无论部分熔融程度如何,熔体都显示较低的Mg#值(<45,Zhang Qi et al.,2008),北长岗暗色包体Mg#在49.6~53.4之间,因此其岩浆应该来源于地幔源区的部分熔融。研究区~173Ma基性岩浆岩不发育,但稍早的早侏罗世基性侵入岩发育,如张广才岭构造带188Ma大稗子沟辉绿玢岩(Feng Guangying et al.,2019),北部小兴安岭构造带186~182Ma基性-超基性岩(Yu Jiejiang et al.,2012)以及南部延吉地区187Ma基性侵入杂岩体(包括橄榄苏长岩、辉长岩及辉绿岩;Guo Feng et al.,2015),在大稗子沟辉绿玢岩以及北长岗花岗闪长岩及其暗色包体的主量元素、部分微量元素与SiO2协变图中(图6),辉绿玢岩及寄主花岗闪长岩的数据较为集中,而包体的数据变化范围较大,且除Na2O存在一定偏差之外,其余氧化物或元素(如Al2O3、TiO2、CaO、Fe2O3T、MgO、K2O、P2O5、Zr和Hf)的两端分别向基性岩和花岗闪长岩延伸(图6),说明包体的岩浆来源可能与大稗子沟辉绿玢岩同源,随后受到花岗质岩浆的混合作用。已有研究成果显示大稗子沟辉绿玢岩为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OIB型岩浆岩(Feng Guangying et al.,2019),因此推测早侏罗世弧后伸展导致软流圈上涌,并底侵于壳-幔边界,为下地壳带来高温热能和富含挥发分的流体,从而诱发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长英质岩浆(Lei Chuanyang et al.,2019;Huppert et al.,1988),随着时代的推移,上涌岩浆逐渐减弱,少量幔源岩浆上升过程中底侵进入已经存在的上部花岗质岩浆房中,两者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岩浆混合作用,从而形成研究区包体。此外,包体具有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和Ti的特征,一方面可能是岩浆混合过程中受到地壳来源物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地幔源区物质受到俯冲带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无论是同大稗子沟辉绿玢岩还是寄主花岗闪长岩相比,暗色包体都显示较高且分散的(87Sr/88Sr)i以及较低的εNd(t)和锆石εHf(t)值,可能同地幔源区受到俯冲沉积物熔流体的交代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