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辽北清原奥长花岗岩SIMS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表1 辽北清原奥长花岗岩SIMS锆石U-Pb年龄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辽北新太古代晚期岩浆热事件与陆壳生长:来自清原奥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锆石U-Pb分析结果见表1和图3。来自柴河奥长花岗岩的锆石呈半自形-自形短柱状,长约100~160μm,宽约50~100μm。阴极发光图像显示绝大部分锆石发育核-幔结构(图3a)。来自锆石核部的9个分析点Th含量介于40×10-6~117×10-6之间,U含量变化于216×10-6~637×10-6之间,Th/U比值变化于0.11~0.52之间,与岩浆成因锆石相似(Williams and Claesson,1987)。其207Pb/206Pb表面年龄分布于2565~2520Ma之间,所构成的不一致曲线与谐和线相交于2546±13Ma,选取位于谐和线上及附近的6个分析点参与计算得到谐和年龄2542±14Ma(图3c),二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锆石幔部或新生颗粒相对富U(434×10-6~967×10-6)而贫Th(6×10-6~41×10-6),绝大部分测点Th/U比值低于0.1(0.008~0.065),仅有2个测点略高(Th/U=0.11~0.22)。低Th/U比值指示锆石形成于和变质作用相关的熔体或流体作用,而微量元素的不均匀分布则表明在变质过程中流体贯通性受到岩石低程度部分熔融抑制(Grant,2005)。来自该类型锆石的6个测点获得207Pb/206Pb表面年龄2516~2496Ma,平均年龄2507±8Ma,代表岩体所经历高级变质作用的时代;另有两个测点获得207Pb/206Pb平均年龄2479±8Ma,可能指示变质峰期上限。因此,锆石核部年龄~2546Ma应代表柴河岩体的结晶时代,该年龄与Grant et al.(2009)和Wang et al.(2016)在夏家堡附近取样获得的测年结果相近(图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