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种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表2 2种灌溉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膜下滴灌水稻密度为2.96万穴/667 m2,淹灌为2.22万穴/667 m2。由表2可知,T-04在膜下滴管方式下比淹灌产量增加21.1%,T-43在膜下滴管方式下比淹灌产量增加17.9%。通过后期调查,膜下滴灌水稻有效穗数显著多于淹灌;膜下滴灌水稻主茎和分蘖的穗粒数均低于淹灌,这可能因为在稻穗发育期,气温较高,叶面蒸腾量大,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膜下滴灌栽培受水分限制,每穗颖花数少于淹灌。水稻千粒质量主要受遗传力的影响,但环境及栽培条件仍可适当左右之,一切有利于灌浆物质的生产、运输的环境及栽培条件,都会提高千粒质量。膜下滴灌水稻可能在灌浆过程中受水分限制,千粒质量低于淹灌。在膜下滴灌方式下,水稻的千粒质量、穗粒数都低于淹灌,但有效穗数显著高于淹灌,这大大弥补了千粒质量和穗粒数的不足,所以最终产量高于淹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