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 9 世纪末以来在华教会大学校园建设适应性(Adaptive)探索概况》

《表1 1 9 世纪末以来在华教会大学校园建设适应性(Adaptive)探索概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交互与新生——武汉大学早期校园规划思想解读》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随着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仿照西式公学制度体系的学校在各地纷纷建立。并且伴随着传教士对华策略[7]的转变,他们开始表现出对中国传统的尊重,试图以教育事业为诱饵开展传教。在建造教堂和教会学校时尽力或多或少地表现“中国本土式”风格,试图在建筑上奏响一个文化和谐的和弦。这个和弦在中国不断地奏响,而终成1920年代建筑界的燎原之势。随着教会学校受到了国人的欢迎,各地申请入校的人数剧增,使教会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强有力地发展机会。各地教会学校开始热情高涨地聘请国外建筑师规划和建设校舍。被教会聘请的国外建筑师根据自己对异质文化的理解深度以及自身建筑素养的水准,开始探索东西方建筑文化的糅合。教会大学建筑的大量探索和实践,成为我国近代建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大不小的兴盛期”[8](表1),并拉开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9]的序幕。经过国外传教士与建筑师的探索和实践,中西合璧的建筑新式样成为中西文化双向流动的成功范例,并开启了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全新体系——大学建筑。这种建筑新式样也奠定了近代以来的中国大学建筑形态的基本格局(图1~图4),并为20世纪初期国立大学校园规划提供了导向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