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国经济学社成员籍贯分类统计表》

《表1 中国经济学社成员籍贯分类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思想变迁研究——基于经济思想范式演进框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数据来源:按照《中国经济学社社员简历》(孙大权,2006)[21]加以整理而成;行政区划为民国时期行政区划,江苏省含宝山、青浦等,热河为单独建制,四川含重庆。

首先,经济思想形态的区域差异性。由于中国地域辽阔,西方经济科学在中国的传播首先从沿海和北京等少数区域开始。且1840年前广州是中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西方经济思想主要在广东地区传播,之后逐步扩展到上海、北京等地。其中,上海和北京是近代中国经济科学教育的重镇。然而与此同时,内陆地区经济思想形态较多地保存前科学经济思想范式,缺乏现代经济科学知识的普及。仅以中国经济学社成员为例,921位成员中按照民国时期行政区划籍贯可考者共492人(含外籍3人),其中浙江、江苏两省就各占有135人和113人,其次就是闽粤、两湖、川渝、皖、赣。华北、西北和东北籍贯成员甚少,其中上海籍会员多达10人,相比于其人口基数而言是非常高的比例(见表1)。这说明了上海是中国经济科学发展的领先区域。当然区域差异性在一省范围之内也存在,比如江苏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福建闽侯是相应省份内会员籍贯最集中的县市。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抗战时期中国经济科学研究中心转移到了重庆代表的西部地区,因此,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学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