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温度下晶种的颜色、反应时间与粒径》

《表1 不同温度下晶种的颜色、反应时间与粒径》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氧化铁黄晶种工艺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晶种液中有大量Fe2+,温度较高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亚铁氧化生成非晶形的沉淀从而影响晶种的质量,并且温度过高会生成Fe3O4。固定反应液中初始Fe2+质量浓度为0.38 g/m L,Na OH与Fe SO4·7H2O的物质的量比为0.38,初始空气流量为2L/min、转速为400 r/min,补水后空气流量为4 L/min、转速为900r/min,以pH=3.7为反应终点,在温度15~35℃以及60℃分别做了平行对比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温度升高,晶种制备速度加快,时间缩短。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有利于气体向液相中扩散,促进Fe2+的氧化沉淀[7]。但是当温度较高时,晶种颜色变暗,主要是因为过高的温度使得Fe2+快速扩散,还未氧化就向结晶中心扩散而进入晶格中[8],从而生成非晶形的沉淀(主要是黑色的Fe3O4),影响晶种的质量。通过XRD对比发现(见图2),在室温左右形成单一的α-Fe OOH相,但是当温度为60℃时,就会混有杂晶,这一结果与α-Fe OOH微晶生成相图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