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街头官僚责任控制路径研究脉络表》

《表2 街头官僚责任控制路径研究脉络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街头官僚责任控制研究:争议与评述》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在街头官僚责任控制路径的议题上,研究者对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的性质分歧巨大,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一派沿袭李普斯基的观点,基于“国家代理人”理论范式对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予以质疑甚至否定,因而强调“惩罚-规制”型责任控制路径;另一派基于“公众代理人”理论范式肯定了自由裁量权的重要价值,因此主张“激励-引导”型责任控制路径。不过,上述两派观点存在较大缺陷。前者偏于强调街头官僚理性、自利的一面,否定了其公共服务动机,且所依赖的“惩罚-规制”路径因增设规则和程序反而会扩大其自由裁量权;后者过分强调街头官僚的公共服务动机,忽视了其逐利的一面,且他们本身面临资源短缺、工作环境复杂等困境,以激励和引导等柔性方式实现责任控制目标,不具可持续性。时至今日,街头官僚所拥有的自由裁量权,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依旧存在巨大争议。总体而言,企图全面描绘街头官僚责任控制研究的“轮廓”是困难的,但是该领域研究仍然呈现较为明显的脉络(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