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与中医学》
作者 | 孟庆云著 编者 |
---|---|
出版 |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66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350890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9873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1
序 陈可冀1
引言 从科学和文化的眼光看医易相关1
上篇 《周易》与易学4
第一章 《周易》的名称5
第二章 《周易》的作者和成书年代8
第三章 易学体系13
第一节 《易经》、《易传》和《易纬》13
第二节卦与爻——周易的符号象征18
第三节八卦24
第四节六十四卦29
第五节卦辞和爻辞32
第六节河图与洛书34
第七节太极与太极图42
第八节占筮法49
第四章 《周易》的观念58
第一节象与观物取象的观念58
第二节万物交感的观念60
第三节发展变化的观念61
第五节道器观64
第四节中道观念64
第五章 《易》学演变及学术流派66
下篇 《周易》与中医学77
第一章 从《周易》阴阳到中医阴阳79
第一节阴阳观念的起源79
第二节 《周易》的阴阳学说81
第三节中医阴阳学说的基本规律83
第一节人与天地相应87
第二章 《周易》与中医学的有机论人体观87
第二节阴阳交感,升降相因89
第三节人与自然节律同步,脏气法时91
第四节 《易》数与人体阶段发育模式93
第三章 《周易》对中医理论的三次影响95
第一节 《内经》承启于《周易》95
第二节在汉代象数学影响下构建了“七篇大论”97
第三节从太极图的思维中创立了命门学说100
第一节藏象的三元构建102
第四章 《周易》与《黄帝内经》中的藏象学说102
第二节 《内经》的三种藏象104
第三节 《内经》藏象学说的意义107
第五章 《周易》与《伤寒论》110
第一节从六象论人体到六爻之变推疾病的六经110
第二节模拟卦的病证模型113
第三节《周易》的中和观与《伤寒论》之“和”115
第六章 《周易》与中医各家学说117
第一节 《周易》万物交感观念与胎教117
第二节八卦与小儿变蒸学说119
第三节壮水益火说与坎离水火论121
第四节乾元与温补学派122
第五节肾水—心火既济说124
第六节八纲八法说126
第七章 《周易》象数学与子午流注129
第一节从象数的纳甲到针灸的纳甲法129
第二节象数学的纳支与子午流注的纳子法132
第三节流注八法、飞腾八法与灵龟八法134
第一节 《周易》的全息思维模式136
第八章 《周易》的太极全息观与中医诊断136
第二节中医学全息藏象论137
第三节太极全息观与中医诊断学140
第九章 《周易》与辨证论治143
第一节从《周易》的三才观到临证的三因制宜143
和治随证转143
第二节从《易》“象”到辨证论治的“效”与“意”145
第三节从占筮法的三参合证到辨证论治的四诊147
合参147
第四节 《周易》的“辨物正言”与辩证思维149
第十章 《周易》与卫生保健150
第一节解剖生理与疾病的记述150
第二节从预测到预防152
第三节养生、康复与气功152
第四节食养、食疗与饮食卫生155
第十一章 《周易》对中医学发展的负面作用160
跋165
1995《周易文化与中医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孟庆云著 1995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饮食文化与中医学
- 1993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周易与中医学
- 1989
-
- 周易百题问答——周易与中医气功
- 1989
-
- 中国传统文化读本:周易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甲骨文化与中医学
- 1994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民俗文化与中医学
- 1996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易医文化与应用
- 1995 北京:华夏出版社
-
- 道家文化与中医学
- 1997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中国医学与《周易》原理 医易概论
- 1989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易经与中医学
- 1990 团结出版社
-
- 中华第一经 《周易》与中国文化
- 1995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周易与易图
- 1997 沈阳:沈阳出版社
-
- 周原与周文化
- 198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周易与中医学 第2版
- 1989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